斗齿铸件气孔形成原因
斗齿铸件产生侵入性气孔的条件是P气>P静+P型+P阻。其中,P气为与液态金属接触的铸型表面的气膜压力;P静为液态金属在铸型内形成的静压力;P型为液态金属自由表面上气体的压力;P阻为气体侵入液态金属时受到的阻力,该力与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有关。
气孔是在挤压铸造成形斗齿时产生的,当压头推着金属液向上运动时,在浇口处呈现90°的弯角进入型腔中形成铸件。液态金属在充型的过程中,部分气体因来不及排出而被卷入金属液中,并随之上浮,上浮速度主要与金属液的粘度有关。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属液的粘度增大;当金属液的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泡的上浮速度趋于零时,则气泡停止上浮,留在金属液内,形成气泡。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模具排气不畅,型腔中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这些气体在充型过程中贮存在模具型腔和金属液之间,由于金属液并不能全部溶解这些气体,再加上和空气相接触的这部分金属液先行凝固形成一个薄薄的凝固壳层,从而造成未排出的气体聚集在零件内部的某一区域而形成气孔。同时由于挤压铸造是在高压下充型凝固的,金属液上面的气体急速压缩,致使P气增大,从而为形成斗齿气孔创造了条件。